推荐阅读
东区准慈委祝福会 点亮心灯
每年岁末,慈济大家庭欢喜“添丁”。今年东区共有十二位准慈诚、准委员即将返台受证,立愿承担慈济志业。东区和气特设祝福会,为准他们献上祝福。
“我们希望如何工作?”“我们希望如何连接?”在慈济大爱幼教中心第三次教职员成长培训日中,讲师通过双向交流、团体创作等方式,引领幼教老师们找回加入幼教行业的初心。
可持续发展的工作,不能止步于国界。2025年度慈济国际青年永续年会工作坊,首次从台湾移师到新加坡,来自十四个国家地区的青年,对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,串联彼此的力量,发挥改变世界的行动力。
您每天都有充分休息吗?2025年的青年节,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主办大型倡议与募款活动SYNC. Festival,推广“永续福祉”理念,外在环保和内在身心紧密相连,吁请民众共同关注个人的身心幸福和永续发展。
真正的休息,并非“什么都不做”。2025年SYNC. Festival邀请青年来探索,怎么做,才可以让大脑、情绪、感官、身体、社交关系、创造力和灵性各层面都得到滋养和平衡呢?
银鹳、翠鸟、弹涂鱼、鱼鹰…… 这些都市少见的生物,是2025年慈济青少年生活营的组别名称,也是他们希望亲眼观察的对象。踏上龟咯岛,等待慈少的,将是怎样的一段新奇体验呢?
有一位妈妈说,发现自己很久没有牵过孩子的手。有一名孩子说,希望爸爸妈妈能多花时间陪伴她成长。这一天,是快乐亲子成长班常月活动的其中一次,在用心设计的双亲节互动环节中,很多家庭一起共度了有品质的亲子时光。
“之前我的数学考试只有8分,也的确想放弃数学,但在母亲的支持和姐姐不断辅导下,在今年小学离校考试(PSLE)成功考获B。”从8分到B等,小六毕业生库赛里(Qusyairie Shah)含泪分享自己的备考经历。
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,总会戴上属于那个时刻的帽子:婴儿时期的软萌小帽、青春时的时尚遮阳帽,成年后可能因职业而戴上的厨师帽、工程师帽或外科医生帽。然而要说其中珍贵且意义非凡的,莫过于那人生中的第一顶四方帽。
孩子们用创意与行动验收一年的成长,从3D打印护生模型到慈善义卖笔记本,从记录静思语智慧到以音乐手语演绎护生理念,每一个作品都是爱与希望的结晶,为2024年画下暖心收官句点。
这一代孩子成长在物质生活优渥、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。在他们人生的第一间课堂里,除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、交朋友的温暖,更重要的是,要如何教导孩子那些无法立竿见影,却一辈子受用的品德教育、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呢?
“如何在生气、害怕或受伤时,保持良好的沟通?”台湾慈济科技大学人文室主任谢丽华向观众抛出这个问题。还未等大家思考出答案,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执行长刘瑞士便走上台,与谢丽华展开了一场职场模拟角色扮演……